Amazon Dash Button到底厉害在哪?

从商业模式逆向推算出来的IoT产品

Posted by Ding on January 21, 2017

本文翻译自Medium,原文请点这里,翻译的同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Amazon Dash Button到底厉害在哪里

去年Amazon发布了一款叫做Amazon Dash Button,刚开始觉得这又将是一款和Amazon的手机一样的产品。但是后来发现Amazon其实在下一盘大棋。 Alt text

对于Amazon Dash Button,每次和别人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 “一个电池只能用一年的装置实在是不够用” “同样的东西药妆店要便宜的多” 像这样根本不经大脑的答案实在是太多,通过本文来说说Amazon Dash Button到底厉害在哪里。

  1. 技术层面
  2. 营销层面 (厂商篇)
  3. 营销层面 (消费者)
  4. 总结

技术层面

Amazon Dash Button是通过商业模式逆向设计出来的硬件,传统硬件制造商一般都是先进行硬件设计,然后再考虑商业模式。在这一点上,传统硬件制造商就已经被亚马逊远远的甩出十条街了。也许这就是马云说的5新之一?

商业模式对硬件需求的影响巨大,由于IoT在设备大小,性能等方方面面的诸多限制,这个问题就更加凸显。用原来的思维模式去设计IoT产品,很难合理的把资源的分配出去,Amazon Dash Button以用户家里有Wi-Fi为前提,设计了一个用满一年就丢的产品。在日本硬件制造商眼中,这是一个很廉价的产品。但正是商业模式先行,才能设计出这样“刚刚好”的IoT产品。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 硬件/IoT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要长期对旧设备进行支持,会让整个产品的技术构架停止进步。在短时间里彻底淘汰旧设备,来保证整个技术构架的健全性,同时维持了非常低的维护运用成本。


营销层面 (厂商篇)

如果你看一下提供Amazon Dash Button服务的厂商,基本全是消费品,并且都属于低关联性商品

  • 低关联性商品指的是消费者的思考和购买行为的关联性非常低的商品。举个几个简单的例子。洗衣粉,矿泉水,厕纸都属于低关联性商品。买哪一家的产品其实都没有太大差别。价格也非常的接近。

Alt text


低参与度的商品卖的好不好,不夸张地说,几乎是由广告决定的。买哪一家的产品效果都差不多,买的时候当然是买耳熟能详的牌子。 因此,消费品制造商投入巨额广告费用,进行电视宣传,将他们的产品刷到消费者大脑中。 2015年东洋经济广告排行TOP500里可以看出消费品制造商都有非常高的排名。 8位的武田制药,12位的花王,16位的麒麟,19位的优衣库,21位的三得利。

除了给消费者洗脑,低参与度商品厂商还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持续的购买自己的商品。这部分的花费叫做Brand Switch Cost,就算投入巨额广告费,也很难让消费者更改低参与度商品的消费习惯,为了让消费者在下一次购买时持续购买自己的产品,厂商往往都是花费巨大。

Amazon Dash Button现在做的,正是在为厂商节省这部分的费用。想象一下,如果消费者使用了Amazon Dash Button,在下一次产品用光的时候,消费者毫不犹豫的按下按钮,更换其他产品的可能性也就消失了。这一点为针对Brand Switch Cost花费巨大的厂商节省了非常了一大笔费用。可想而知,低关联性商品的厂商对于Amazon Dash Button肯定是非常支持,由于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厂商应该会给Amazon提供很高的进货折扣。

由于Button的电量只够用一年,消费者的电池用完后就需要换Dash Button,在Amazon的平台上就出现了Brand Switch的风险。为了降低这样的风险,生产厂商不得不在Amazon平台上宣传。这样,通过Amazon Dash Button,原本在纸媒,电视广告领域的广告投资,就不知不觉的转移到了Amazon的平台上了。

顾客都在用哪些品牌的Amazon Dash Button的数据由Amazon掌管,给正在用竞争对手的Amazon Dash Button的顾客投放自家产品的广告,或者免费给此类顾客发送自家产品的Button,类似这样针对厂商的服务,又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还有就是一年的设定也非常巧妙,考虑是否要废除这款产品一年的时间也刚刚好。如果Button可以持续10年,只要消费者手里还有这个Button,就不得不持续生产产品。这个一年的设定,对于厂商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一个设定。


营销层面 (消费者篇)

“Amazon卖的产品比药妆店卖的贵才不会有人去用。” 这句话前半部分是对的,但是后半部分绝对是假话。 Alt text

低关联性商品,买哪一个都没有太大差别,买的话就买耳熟能详的牌子, 在店里的话哪个便宜买哪个。但是Amazon Dash Button做了一个没有比较的市场,对于这类商品,顾客关心的不是价格和性能,最关心的是用完了这件事情。

在加上平常开车去才能买的类似水啊,厕纸啊之类的大件商品也能免费送到家门口,考虑到这方面的时间成本。其实在Amazon上买并不亏。


总结

「净水器的过滤器坏了需要更换,我们来为他专门设计一个下订单的按钮」,这是一个净水器厂商的想法,看起来有点类似,但这个想法和Amazon Dash Button的规模完全不能比。Amazon考虑的不仅仅是通过一个按钮来锁住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 更是看中其背后的广告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价值。

IoT单独做产品所产生的价值是有限的,正是这样通过商业模式逆向推算出来的,平台化的IoT产品才能撬动利益的天平。


最后的部分作者主要吐槽了一下日本的技术工作者。作为同样在日本IT领域工作的人,作者的吐槽的点还是很准的。就像中国流行的「XXX是一种什么体验」的知乎体一样,在日本也有一种「XXXやってみた」(翻译为尝试了XXX)为标题的技术博客非常流行。一旦有什么新的技术,日本的技术人员还是非常愿意去尝试的,而且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但是基本上也就是停留在试了试,发表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还是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踏实的干活。

在日本,由于技術基準適合証明这样的限制,如果没有通过这个标准,通信设备就算是违反了电波法。很多技术人员都在吐槽正是因为这个规定,抑制了日本的IoT发展。然而作者认为根本不是法律的问题,而是技术人员完全没有考虑到商业模式。一切都只是大家的无痛呻吟。